天道自然运行没有积滞,所以万物得以生成。帝王治理法则运行没有积滞,所以天下的百姓归顺。圣人对宇宙万物的看法和主张没有积滞,所以四海之内的人都来归顺。了解自然规律,精通圣人之道,六合四时符合帝王之德的人,会让万物自然运行,万物都在寂然地自然生长。圣人内心宁静,并非认为宁静是好的所以才宁静,是因为万物不能扰...
庄子说:我的老师啊!我的老师啊!碎毁万物而不作暴,恩施万世而仁爱,生长于远古而不衰老,覆天载地雕刻各种物形而不算智巧,这就是所说的天乐,所以说:懂得天乐的人,他顺应自然的运动,死亡混同万物而变化。宁静与阴气是有相同的性质和常态,运动与阳气从属同流。所以懂得天乐的人,不会受到自然的忌恨,不会...
从前舜问尧说:天王的用心怎样呢?尧说:我不侮慢求告无门处境悲惨的人,不抛弃贫穷之民,忧劳死者,亲爱孩子又怜悯妇女,这就是我用心之处。舜说:好却是很好,只是其心还不够弘大。尧说:那么应该怎样呢?舜说:天德运行而虚静安宁,日月照耀而四时运行,好象昼夜更替之有常规,云...
孔子想把书保藏到西边的周王室去。子路出主意说:我听说周王室管理文典的史官老聃,已经引退回到家乡隐居,先生想要藏书,不妨暂且经过他家问问意见。孔子说:好。 孔子前往拜见老聃,老聃对孔子的要求不予承诺,孔子于是引述《六经》加以解释。老聃中途打断了孔子的解释,说:&ldq...
士成绮见老子问道:我听说先生是圣人,故而我不辞路远而来,期望见到您,走了百日路程,脚上磨出层层老茧也不敢停下。现在我看您不是圣人,您家鼠洞口有剩余谷物,不爱惜东西,可以说不仁!生物熟品摆在面前,还屯积聚敛不止。老子表情默然不回应。士成绮第二天又来相见,说:上次我曾讽刺过您,现在我心里觉悟了...
先生说:道,从大处看没有完结,从小处看没有遗失,所以在万物之中完备。它广阔而无所不包,深远而无法探测。刑、赏、仁、义,是精神的末迹啊!若不是至人,谁又能确定!至人统治天下,责任不是很大吗?但却不足以成为他的负担。天下人争夺权柄,他不与其同道,他内心清醒,无所凭借而不为利益所动。深究事物的本真,并能保...
齐桓公在堂上读书,轮扁在堂下斫削车轮。他放下锥凿走到堂上,向齐桓公问道:请问您读的是什么书?齐桓公说:是记载圣人之言的。轮扁又问:圣人还在吗?齐桓公说:已经去世。轮扁说:如果这样,您所读的书,都是古人的糟粕啊!齐桓公说:我在读书,制作车轮的人怎能随便议论...